2023年,扬州市卫生健康委紧抓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契机,在高邮市先行先试,精心打造“职业健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2024年,基于该平台申报的《职业健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规范》,获得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目前,该平台在高邮正式全面推广应用,将于2025年5月在扬州全市推广应用。
一、精确采集数据,构建全面高效的数字集成平台。将职业健康信息化工作纳入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示范工程,构建覆盖市、县、乡、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一张网”,实现上下联动、横向联通和动态管理。一是架构逻辑务实可靠。整合现有职业健康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如国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服务平台等,打造覆盖行政、执法、基层、机构、用人单位、劳动者的综合管理系统。二是多方数据自动集成。通过用人单位自主填报、抓取服务机构数据、对接平台等方式,全面收集职业危害申报信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监督管理信息等职业健康相关信息。三是部门信息协同共享。预留数据接口,推动与人社、工会、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促进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采用多层逻辑架构设计、多级安全运维体系,确保功能完备、层次清晰、运行稳定。
二、精准研判风险,构建行之有效的决策支持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行政部门监测预警、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一是实时预警风险隐患。基于智能分析结果,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提前提醒和临期、超期预警,以短信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整改,并同步推送至监管部门,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二是分类划定风险等级。建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根据用人单位的行业分类、危害申报、健康体检、场所检测(评价)、人员培训等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综合划定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三是务实提供行政建议。针对用人单位的风险等级,分类划分监管级别,实现精准施策、靶心解题,切实把有限的监管资源配置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对象,做到以更好的“管”促进更高水平的“放”。
三、精细制定策略,构建严谨规范的集成管控平台。坚持“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将信息化应用贯穿于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升职业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化卫生部门行政管理。借助系统提供的数据浏览、查询统计、对比分析、专题制图等功能,监管部门可全面直观地了解辖区内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而开展综合施策、定向指导和精准执法,有效建立起向下管理的行政抓手。二是强化属地政府监督管理。围绕现场巡查和线上监督两项基础性工作,分别设置移动执法和平台管理两大端口,乡镇政府依据系统提示,实时开展入企巡查工作,现场“一触即传”照片、视频等证据资料,协同上级部门处置疑难问题更加便捷,切实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用人单位履责。使用信息系统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培训等流程得到简化,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用人单位少跑腿”的目标。同时,职业健康工作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在政府部门和劳动者的双重监督下,企业承担职业病防治责任成为“刚性”要求。
四、精心提供服务,构建协同互动的健康管理平台。劳动者具备健康意识、知晓岗位危害、掌握防护技能是做好职业健康工作的关键。信息系统聚焦告知、教育、问询三个维度,为接害职工撑起“健康保护伞”。一是做好公示告知。劳动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查询个人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等信息,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权益和风险状况。二是做好教育培训。面向企业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接害岗位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在线培训服务,推动用人单位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倡导劳动者践行健康工作生活方式。三是做好意见征询。借助意见征询表格定制、意见整理分析功能,为劳动者提供线上留言及举报渠道,鼓励劳动者主动参与职业健康工作,为优化调整现有政策提供依据,为纠查违规违法行为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