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卫生健康委秉承“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理念,始终将防范化解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放在突出位置,聚焦重点问题,坚持靶向发力,推动全市职业健康形势稳定向好。
一、找准问题,转变观念,当好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吹哨人”
认真贯彻落实泰州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打造“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的决定部署,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代替频繁的监督检查、协管巡查,保障相关风险的早发现早化解。
(一)做优监测项目。结合我市化工医药、船舶海工装备、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主导产业,细化制订全市职业病防治监测实施方案,确保瞄准重点行业、发现典型问题。以收集高质量数据为起点,组织市级监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质控,在“条”上抓项目、在“块”上盯市(区),做到启动前方案解读到位、实施中要求贯彻到位、收尾时数据归集到位、完结后问题通报到位,2024年组织市(区)督导3轮、复核企业24家、考核机构9家。以评估促进监测项目提质增效,做到绩效评价与项目实施、技术控制同部署、同推进,每年对照既定标准组织自查评估,并于基本公卫绩效评价时进行验收。
(二)做细数据分析。组织市(区)配合分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统计所在市(区)重点行业企业合法合规情况,查找岗位危害因素超标原因;市级监测机构主要分析重点职业病、职业性放射病及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研究我市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职业病发病趋势及分布、放射工作落地落实情况等,完成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三)做实结果运用。聚焦监测结果,找准监督管理关键施策领域,确定监督检查主要行业对象;强化监测预警,及时通报问题情况,靠前化解疑似职业病未进入诊断、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超标等风险隐患。近年,结合项目监测结果,我市加强高温季节来临前的普遍宣传教育和高发行业督查,重点督促有关市(区)加强铸造、船舶修造等行业领域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要求各市(区)开展职业病诊断现场调查时同步进行行政合规指导。
二、提升能力,建立机制,筑牢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防火墙”
充分认识疾控机构在风险管控中的重要地位,借助第三方机构业绩数据印证企业责任落实情况,构建部门(单位)间协同工作机制,多角度筑牢风险防线。
(一)强化疾控机构支撑能力。加大投入配置硬件,将疾控机构能力提升项目或实验室建设等列为政府重大民生工程、纳入高质量考核;选育结合配备人才,按市级独立科室、市(区)专门人员的要求配强两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并通过开设“周五小课堂”、安排人员参加省专项人才培训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实战练兵提升能力,抓住资质续展、技能竞赛、应急处突等契机,以练促学、以练促用,逐步具备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核心检测能力。
(二)规范第三方机构服务行为。联合疾控机构、监督机构,每年对我市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等机构以会代训,督促机构及时报送服务信息;践行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市卫生监督所推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承诺制,40余家机构作出承诺响应,靖江市依托“靖江市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组织优质机构进驻;督促机构依法参加质控比对的同时,加强“双随机”监督检查,2022年起共检查服务机构36家次,行政处罚17家次,罚款总金额11.58万元。
(三)建立部门(单位)协作机制。加强部门(单位)间的数据交换、联合检查、培训嵌入,打好风险管控“组合拳”。定期从发改部门获取建设项目信息,靠前指导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关注工信部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推动进展,提醒有关企业关注危害项目变化;协调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在放射卫生、粉尘涉爆等领域开展联合检查;争取人社、工会等部门(单位)支持,在工伤预防、劳动监督员培训中嵌入职业健康内容,仅2024年市本级就联合安排培训9期次。
三、固本强基,狠抓落实,激发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源动力”
始终把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指导用人单位“管什么”“怎么管”,提高用人单位主动性、积极性。
一方面,认清“抓不住关键”的问题,从严落实隐患排查化解制度。我市盯牢职业健康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优化形成“月交办、季跟踪、年回看”工作模式。2023年,指导35家涉险企业完成861人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异常复查,“回头看”现场检查企业6家;2024年,指导16家企业完成239人次的异常复查,依托“江苏省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全面实行非现场“回头看”。
另一方面,抓住“普遍不会管”的问题,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帮扶行动。2023年,自主启动小微企业“三化一制”职业健康帮扶,各市(区)对4083家小微企业清单化告知职业健康责任,明确两级疾控机构开展健康企业建设指导、职业病防治监测项目具体化、拓展化等要求;2024年,组织两级疾控、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吸收职业卫生专家库成员建成7支专门帮扶团队,对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相关中小微企业开展“点单式”技术指导帮扶,全市合计助推217家企业进一步辨识危害、健全制度、规范现场,市本级应企需求举办集中辅导3期、入企指导6家、免费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7家、电话答疑近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