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昆山市紧抓“方案设计、质量控制、结果运用”三个重点环节,开展了矽尘危害重点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
一、明晰工作思路,确定监测行业
(一)注重职工健康保护。昆山制造业发达,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劳动者逾30万人。我委高度重视接害劳动者健康,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粉尘健康危害早发现行动》,明确将接触粉尘劳动者作为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重点人群。
(二)研判历年监测信息。2013年以来,我市新发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51例,其中矽肺20例,在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中居首位。历年职业健康相关投诉举报也多集中在粉尘危害上。开展矽尘专项监测,精准掌握我市相关行业矽尘危害情况,对于保障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非常有意义。
(三)摸排危害严重行业。昆山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9632家,涉及粉尘危害工业企业3316家,矽尘危害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较为普遍,小微企业占比很高,职业卫生管理薄弱。为此,我市明确将以上行业列入监测重点行业。
二、周密部署安排,严把监测质量
(一)精心设计监测方案。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533家企业开展全面核查,有81家企业符合监测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和预检测,共对142份粉尘样品和16份不明成分有机溶剂样品开展游离二氧化硅浓度和组分定性分析检测。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开展个体及定点采样测量。
(二)统筹调配监测工作。成立我委任组长,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区镇职业健康监管部门为成员的昆山市矽尘专项监测工作小组,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市疾控中心具体实施、区镇监管部门全程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了矽尘专项监测。在监测中,将专项监测与日常监管、双随机检查、惠企帮扶等有机融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严格把控监测质量。市疾控中心认真做好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等工作,邀请省疾控中心现场指导和质量控制。完成有机溶剂组份检测能力扩项,提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等危害因素检测水平。在2024年省级盲样考核中,4个项目均为优秀。
三、强化结果运用,提高监测质效
(一)科学研判健康影响。81家监测企业在册职工2.8万余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近1.1万名,接害率38.3%。检测矽尘、电焊烟尘、二氧化锡等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总合格率91.5%,其中:矽尘危害岗位167个,合格率96.4%;其他危害岗位336个,合格率89.0%。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薄弱、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是矽尘等危害因素长期超标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有力提升管理能力。区镇监管部门全程参与调查采样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监管能力。经指导帮扶,81家监测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职业卫生培训率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均提高到100%。
(三)助力完善防治政策。完成监测后,我委编制《2024年昆山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矽尘危害监测分析评估报告》,向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同时,向区镇监管部门通报超标企业清单,建立“一企一档”整改台账,联合开展“回头看”等行动,以点带面促进我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实做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为劳动者健康、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