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按症状轻重可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 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毫米汞柱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继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死亡。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表1)。
表1 重症中暑的分类症状和处理措施
分类 |
症状 |
措施 |
热痉挛
|
通常在结束持续性运动时发生,伴有疼痛的肌肉痉挛,多发于腿部,胳膊或腹部。原因是由于大量出汗和肌肉疲劳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的流失。 |
建议立即到凉爽的地方休息。舒展肌肉并轻轻的按摩。如需口服补液,使用电解质液体。热痉挛若持续一小时以上需就医。 |
热衰竭
|
症状包括强烈的口渴,虚弱,不适,焦虑,头晕,眩晕和头痛。核心温度可能是正常的或者略有升高(低于40 °C)。脉搏呈线性伴体位性低血压和浅快呼吸。精神状态没有改变。这可以归因于高温环境暴露或剧烈运动后的水和/或盐耗竭。 |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脱去患者衣服,用湿毛巾或水喷雾降低体温。将腿和臀部抬高仰卧以增加静脉回流。口服补液,若患者严重呕吐可考虑静脉补液。若患者有医嘱限制入液量(如透析病人),请专业医生进行处置。 |
热射病
|
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有抽动性头痛,恶心,头晕和眩晕。体温可达41°C或更高。脉搏强而快。可能失去意识。皮肤干热,也可能有汗。患者若曾剧烈运动通常会出汗。
|
热射病是十分严重的,需要医疗急救,将患者立即送入医院,延迟就医可能会致命。 急救时将患者移动到有空调或温度低的环境中。将患者衣服脱掉,把水喷到患者身上用扇子降低体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