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可以造成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上升。典型的热浪事件有:
2003年欧洲经历了1540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热浪袭击了很多城市。在葡萄牙南部最高温度达到48 ℃。回顾性分析2003年欧洲热浪造成了70,000人死亡。
2009年1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市最高温度高于正常时期12–15℃,同时,墨尔本连续3天气温达到43℃。热浪期间急诊率上升25%, 温度最高的3天急诊率上升46%。374例超额死亡,全死因死亡率上升62%。
2012年7月9日日本开始遭遇酷暑。日本大部分地区气温超过30℃,一些地区甚至达到35℃。群马县、京都和兵库的气温高达37℃。7月9日至22日的两周内,18人因热浪冲击或心脏问题丧命,7000多人住院。 7月23日至29日期间酷暑导致16人死亡,8000多人住院。
图1.2003年8月男孩跳进埃菲尔铁塔旁的喷泉中纳凉 图2.2007年8月武汉高温游泳池人满为患
2010年夏天,俄国西部经历了热浪天气,最高温度超过了长期平均水平5ºC,热浪持续了1个半月。7月底的热浪伴随着严重的森林火灾,使得人群健康影响加剧。统计显示,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7月和8月累计超额死亡达到54,000例。在某些地区,每月总死亡率增加了50-60%。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高温热浪频袭。1988、1990、1994、1998、1999、2002、2003、2004、2007、2008和2010年连续遭遇酷夏,造成数千人死亡。例如,在1988年,南京、武汉遭热浪袭击,死亡数达1488人。 1998年,南京遭受了在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有24天的日最高气温高于35℃,最高气温达37.2℃,整个热浪期间的死亡人数比正常夏季期间的平均水平增加了2-3倍以上。死亡率在年龄60岁以上者为高。除中暑和超额死亡外,热浪还导致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