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0-12-21

发稿: 李燕 审稿:单云峰

审稿:

来源: 慢性传染病防制所

援外随笔——加强援助篇

字体 :
分享到 :

  我在埃及的第二周工作重点是继续指导中东地区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

  通过前一周的工作,我对中东地区的实验室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与EMRO团队沟通日渐顺利,因此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本周计划完成阿富汗的实验室指导工作,并开展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实验室指导工作。经过了解才知道中东地区的也门共和国、叙利亚共和国、黎巴嫩共和国等多个国家目前都还没有国家实验室,缺少新冠病毒检测的相关设施设备,更别说开展检测培训工作。而我在这里的援助时间只有6周,只能跟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来逐步推进,希望能尽快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工作。

  这期间,我在与阿富汗实验室工作人员交流时候遇到两个棘手的新问题:

  1)他们询问了我有关实验室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问题,基于我近年来开展结核病感染控制项目和参加今年新冠实验室验收工作的经验,我判断他们缺乏可能不只是通风知识的问题,这是属于实验室感染控制的环境工程问题中的一部分,我意识到或许阿富汗的同事缺乏的是整个实验室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体系。这种情况可能也存在于其他中东地区国家的实验室人员中,属于共性问题,而解决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一套感染控制相关方案,再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而不是简单回答几句关于通风的基本概念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2)阿富汗实验室请我帮助计算其半年检测量需要的相应各种物资储备,并提供购买渠道。这还真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事实上,在国内平时工作并没有计算过耗材的储备量,只需要计算实际所需的检测人份即可。相较在这的工作,在单位工作的衔接配合就比较流畅,只要自己有实验想法,可能更容易付诸实现,因为各部门配合良好,实验试剂供应链也较完善,有时急需的实验耗材,上午订下午就能送到实验室,所以不需要储备太多。怀念在国内工作的便捷之余,我必须因地制宜,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摆在面前了,靠我自己肯定没那么容易解决,在与EMRO的同事深度沟通之后,我们决定对工作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

  1)首先要制定出感染控制的总体方案,再根据各实验室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修改。感染控制的方案是实验室工作的一大重点,其重要程度某种意义上超过检测能力,不做好感染控制工作可能会导致实验室感染等恶性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且当地很多实验室目前正在筹备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在设计中就完善所需的要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应当是现阶段首要工作。我在国内抗疫的工作经验在此时发挥作用了,在今年全省新冠实验室验收工作中,专家组群策群力,对各实验室进行了悉心指导,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对实验室进行指导,同时自己也学习掌握了很多关于新冠实验室感染控制的培训,加之近年开展的结核病的感控工作方案有很多内容在新冠实验室也是适用的。这些都让我在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方面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在临赴中东地区之前,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专家谢景欣主任还给我分享了他的实验室培训资料,我认真回顾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心开展的各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学习内容,仔细整理了我们今年在全江苏省开展新冠实验室验收的培训资料和相关材料,从实验室硬件建设要求到人员能力建设,包括组织管理、环境工作和个人防护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了一套最适合中东地区实验室现状的感控方案。

  2)关于中东地区多国存在实验室物资不足的问题,包括仪器和试剂,EMRO的同事咨询我中国新冠检测产品的信息,因为地理位置上中东地区离中国较近,同时现在中国的疫情控制良好,因此有能力向海外市场提供物资。但是由于语言和信息的问题,许多实验室不知道如何选择产品,以及如何尽快的完成实验室物资储备工作。我主动要求开展COVID-19检测相关产品的市场调研工作,在与中心相关部专家共同商议后,筛选出几家公司,并做出市场调研报告,提供给EMRO,以利于后期的选择和订购。

  发现问题,就需要尽快解决。时间紧、任务重,我身后在祖国的强大后援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心领导安排编辑部彭海燕研究员帮助我完成各类资料的翻译工作、慢传所宋红焕副主任技师、李国莉同志帮我查询国内相关公司资质资料。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我终于在本周(1220日)完成了感控方案初稿的撰写,以及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的市场调研报告工作。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