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一线,
总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风景——
她们的身影看似娇弱,
却纷纷报名上阵、英勇逆行;
她们的角色或许不同,
但人人斗志坚定、不忘初心。
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
一次次造就不凡的感动。
这一切的一切,
充分彰显出
新时代女性医务工作者们的大爱!
“江苏卫生”的制服,
就是防疫前线上最美的“巾帼红”。
她们是谁?
她们就是咱们可爱又可敬的疾控女战士!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她们中的代表,江苏援黄石检验队队员“邓老师”和“戚妈妈”。
认真细致的“邓老师”
在黄石的江苏援鄂应急检验队有一本特殊的“账本”,上面每一页都详细地记录着队员每天的样本检测数量,实验结果,用掉的实验耗材,以及剩余的检测试剂等等。“这一份份账单就是邓老师每天登记的,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工作情况,剩下的物资和耗材还能用多久,什么时候需要申请采购或者调拨都一清二楚。” 检验队队长郭宏雄说,“实验室之外,邓老师目前还是我们检验队以及医疗队公共卫生组的生活秘书,所以从检测试剂,试验耗材,防护用品到生活物资,事无巨细,全部都由她来操心。”

“邓老师现在确实是什么都管,我们吃饭也管,熬夜也管,走路也管。让我们多吃蔬菜,饭后多运动,有时候还提议大家步行四十分钟返回驻地酒店。甚至晚上十一点后都不允许大家在群里讲话,要求大家早点睡觉。”队员黎俊宏“吐槽”道,“但是她确实辛苦,有时候我们几个男同志值夜班,就让她们早点回去休息。但其实回宾馆后还有好多事情要操心,领取生活用品,搬运发放物资都是她们几个女同志做的。”
丁咏霞补充道:“我本身属于易过敏的体质,有一天晚上可能吃了点海鲜,身上长了很多小红疙瘩,又疼又痒。可能是突发荨麻疹吧,还是邓老师深夜十一点去帮我找的药,这个生活秘书确实尽职尽责!”
“在单位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科室的同事。平时跟着邓老师做实验的时候,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她实在太细心了!现在更是一不小心就会被吐槽:开盖再慢点、枪头可能污染了换一个……”提到队友兼同事邓秀英,陈强似乎还有些“心有余悸”。但是,邓老师的细致也让他觉得非常安心:“进核心区做实验要穿不透气的防护服,而我又比较怕热,所以很容易导致眼镜或者面屏上起雾。每次进实验室之前邓老师都会喊住我:先等等,先等等,眼镜给我。我拿去涂一下洗洁精,防雾的。’”

对于自己的严格,邓秀英这样解释道:“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就是必须要保持严谨细致,保证准确无误。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实际上核酸检测实验的加样都是以微升来计的,每次实验都至少有上百个样本。稍微有一点点疏忽,就容易出错。之所以要求大家小心一点,仔细一点,除了是对检验结果、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要求的生物安全等级很高,所以任何的马虎大意都容易带来感染的风险。”

无所不能的“戚妈妈”
“洗衣液用完了,谁那有多的?”
“我有,我这有……”
“这两天有点上火,喉咙疼,嘴里好几个溃疡。”
“我有,我这有……我带了消炎药,锡类散也带了,晚上回驻地宾馆拿给你。”
这是江苏援黄石应急检验队员们的日常聊天,而对话里,这位“应有尽有”的、“哆啦A梦”般的人物,就是检验队员们的大管家-江苏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戚宇华博士。
戚宇华所在的队伍是江苏第一批赴湖北黄石的应急检验队,他们1月31日就到达湖北黄石援助当地疾控中心,因出发匆忙,刚到湖北时防护物资紧缺,队员们除了换洗衣物和一小部分生活用品外,其他的行李箱里装的全部是实验耗材和个人防护物资。队长郭宏雄回忆道:“从接到通知到出发,我们只有半天的准备时间。一边参加紧急培训、一边和当地疾控沟通,整理应急物资,真正留给队员们收拾个人行李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多小时。” 90后队员陈强感叹道:“这次我除了换洗衣物,其他基本上啥也没带。来了之后要啥缺啥就找戚博,一般她那什么都有。就跟我在家时,遇到啥事都喊我妈一样。刚来的时候,拆试剂盒不小心把手划伤了。正在想怎么处理,没想到戚妈妈还随身带着创可贴。戚妈妈真是无所不能的女超人!”

戚宇华自己说:“可能经常帮出国留学的儿子整理行李整出的经验吧,所以比较清楚哪些东西比较重要。生活用品啦、常用药物啦、还有像指甲剪这些小工具我也都带的;比如一些轻薄的衣物,卷起来再用皮筋一扎,会比直接叠起来更省空间一些。”小包装,多分类,可压缩,就是她整理出来的“打包”小经验。
2月24日,正好是农历二月二,戚妈妈看到几位男队员们都一个多月没理发。每次做完实验,脱下防护服都是一头的汗,就向当地疾控的同事借了工具给大家修剪了一下头发。“龙抬头剪头发,让大家一年都有精神头,寓意挺好的。我们这位‘Tony老师’学历能算全国最高的吧,手艺有保障,哈哈~”刚理了一头精干的短发的队员黎俊宏笑着说道。“其实刚开始下剪的时候,手也有点‘抖活’。因为之前只给我们家猫修过毛,还是第一次对着真人,就怕给我们几位小帅哥的发型剪坏了。没想到理完大家都说还行,让我回去之前再给他们剪一次,看来以后老公和儿子的头发我都可以承包了。”看着男队员们一头整齐的短发,戚妈妈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不会收拾行装的理发师不是一个好科学家,在黄石抗疫前线的工作上,戚妈妈也保持着她一贯的万能与贴心。检验仪器出现故障,她在疫情防范的特殊时期,排除困难想方设法联系上工程师,及时调整程序进行修理;检测实验中出现疑问,她连夜查询英文文献,划出重点并翻译成中文,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学习;偶尔听到黄石疾控的同事感慨写论文困难,她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简易地做了一个总结PPT,给当地的同事上了几堂论文写作培训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戚妈妈每次培训后都这么说。

邓秀英、戚宇华只是在疾控女“战士”的代表,还有更多的女同胞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她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是这场战“疫”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顶起了疫情防控的半边天。就快到2020年的国际劳动妇女节了,让我们一起,向这些战“疫”中坚守奋战的巾帼致敬!!!感谢你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