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3-05-19

发稿:

审稿:

来源: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突出”强机制 “三发力”提效能

江苏省无锡市全面履行职业健康监测职能

字体 :
分享到 :

  无锡市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以完善监测体系为重点,以打造信息系统为抓手,以提升监测能力为主线,推动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突出政府主导和部门主管,在完善监测体系上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2019年底,无锡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完善全市职业健康监测制度。市卫生健康委建立职业健康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制度,每年自主监测一批重点企业。2019年以来,中央和省下拨资金近30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500万元,为职业健康监测工作提供有力经费保障。二是强化工作网底。全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4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5家、职业病诊断机构5家,市(县、区)、镇(街道)两级职业健康专兼职工作人员合计277人。2019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监测业务培训班50多场,培训3000余人次,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顶得上的监测队伍。三是强化监督评价。加强全行业监管和属地化管理,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2019年来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636起,罚款人民币1029万元,形成严查猛打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监管职能,每年完成重点职业病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全面分析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检出、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等,科学评价全市劳动者职业健康风险水平,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评估评价结果与各地、各相关单位绩效考核挂钩,为政府精准决策和优化政策提供依据。
  二、突出能力提升和监测提效,在前移监测关口上全面发力
  一是深化技术应用。市疾控中心和市职防院建成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市疾控中心挂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疾控中心,市职防院与南通大学在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不断。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了无锡市地方标准《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技术规范》等。二是全面开展监测。全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涉及危害因素25种,上传省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197万人次。工作场所职业病主要涉及噪声、矽尘、电焊烟尘、苯和三氯乙烯等十余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共完成国家监测任务710家次。全市有放射诊疗单位499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用人单位607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年度体检率、培训率均为100%。三是化解风险隐患。每年投入100多万元,选取职业病危害严重、容易引发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200家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防控监测预警工作,督促企业积极整改落实,消除风险隐患。机构改革转隶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
  三、突出信息管理和动态管控,在推进监测赋能上精准发力
  一是建立信息“一平台”。以省级试点项目为依托,全面建成使用无锡市职业健康监管信息化系统,将现有职业病防治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各级行政、疾控、卫监部门均可利用平台及时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申报、重点职业病监测、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信息,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二是建立数据“一张网”。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3.2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约46.2万人,用人单位申报、职业健康体检、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等基础信息形成“一张网”,动态开展基础数据存储、比对、预警和管理。三是建立功能“一站式”。在平台中增加操作指引、超期提醒、在线监测等功能,对异常数据及时预警提示,规范用人单位日常管理,提升监管部门执法效率,做到职业病危害项目早申报、重点职业病及危害因素早监测、职业健康检查早干预等“三早”,预防、减少风险事故和违法行为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