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0-11-11

发稿:

审稿:

来源:

省卫生厅黄祖瑚副厅长在贯彻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稿

字体 :
分享到 :

[[p align=center]]贯彻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 进一步加强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 江 苏 省 卫 生 厅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p]] 2004年12月1日是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也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将依法得到维护。《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艾滋病防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必将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的主要特点 《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分为总则、预防、控制、管理、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权力和义务、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40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确立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条例》把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有效防控机制以法规的形式予以了确立,因此,必将进一步促使各级政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展对注射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条例》对此专门列了“预防”一章,一方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体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职责与任务。另一方面,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艾滋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在全社会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等途径,提供便捷的安全套发售服务;逐步推广医用针具市场营销、对吸毒人员的药品维持治疗及其他有效干预措施。这既是总结国内外防治艾滋病成功经验的结果,又体现了立法的超前性和我省艾滋病防治的实际需要,对于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意义深远。 三是强化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保障机制。将国家确定的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等“四免一关怀”政策列进了具体条款,从明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出发,对艾滋病病人的经济救助、治疗费用减免以及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法制化。这些条款既符合国家确定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又具有江苏特色,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 四是明确了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条例》专门设定了“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一章,规定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全社会都应当关心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及其亲属;不得侵犯其依法享有的获得医疗服务、劳动就业、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等合法权利。同时,从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自我约束的角度,规定了应承担的一定义务,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应当履行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指导的义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扩散;与他人发生性接触或者登记结婚前应事先告知对方等,这些条款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和体现,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客观需要。 二、今年以来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 (一)召开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与措施 2004年7月31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我省的防治工作任务与措施进行了部署。各市分管副市长,各市宣传、卫生、公安、财政、民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王湛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艾滋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我省目前艾滋病疫情虽然还不很严重,但其流行特点及蔓延态势较为严峻,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会议明确了我省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加强监测和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开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二是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坚持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艾滋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在严厉打击贩卖、吸食毒品和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对重点人群采取必要的行为干预措施,在高危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投放安全套,并逐步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加强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杜绝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和医源性传播。四是切实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救治与关怀。各省辖市指定一家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有效地救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认真执行“四免一关怀”政策,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位感染者和患者身上。 (二)健全组织领导,落实专项防治经费 11月18日,省政府成立了由王湛副省长任主任,省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省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南京、无锡、徐州、连云港、盐城、镇江等市也已召开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下发了当地的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并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 各市根据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下发的《江苏省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办法(试行)》,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落实防治经费。省财政已明确,将每年1000万元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南京、无锡、徐州、苏州、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等市已下发了市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和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实施办法;无锡、徐州、苏州、镇江等市已落实专项经费650多万元。 (三)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推进落实干预措施 在贯彻全国和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省各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上。首先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无锡、苏州、连云港、盐城、镇江、宿迁等市成立了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二是各市都指定了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机构,培训专业人员,安排场地,从今年12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和检测。三是我厅确定了省、市、县各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组名单和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同时,确定南京市第二医院为我省艾滋病病人救治中心,并负责全省艾滋病病人治疗的技术指导。四是开展高危人员的行为干预,重点在公共娱乐场所推广安全套。南京市在下关区娱乐场所推广安全套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在市区的部分地区设置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以方便获取安全套。启动吸毒人员药物替代治疗项目,目前已组织卫生、公安等部门和专家对南京市卫生局申报的2个治疗点进行了技术评估。 三、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形势 我省自199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经过传入期(1986—1991年)、扩散期(1992—1997年),1998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年1~9月份,全省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80例,其中报告艾滋病病人42例。全省历年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1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15例。在已发现的615例感染者(含病人)中,境外人士和外省籍人349例,江苏籍人250例。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14∶1。青壮年是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20-39岁的418例(占68%)。在250例江苏籍的感染者中,目前尚存活200例。 我省报告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目前居全国第16位,尚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专家推测,实际感染人数远超出报告数,而且疫情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病例报告数逐年增长,疫情传播速度加快。我省自1998年进入快速增长期以来,感染者人数平均每年递增50%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疫情波及范围广,局部地区相对严重。艾滋病疫情已经波及全省13个市的71个县(市、区),2004年新增8个县(市、区)发现艾滋病疫情。 三是女性感染者明显增多。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但近年来女性感染者的上升速度加快,男性与女性之比已由2000年的5∶1转变为2004年的1.86∶1。 四是经性途径传播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正逐步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经性途径传播的比例从前几年的17%左右上升到近两年的25%左右,这是我省艾滋病流行的新特点。我省每年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以百万计,这些青壮年长时间在城市务工,非婚性行为增多,一旦经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则艾滋病将通过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流行速度将继续加快,预防控制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四、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艾滋病尚处于低流行状态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就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预防意识和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在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学校等各种场所发放宣传品。以贯彻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在今年12月1日前后掀起全省预防艾滋病宣传的新高潮。 二是积极推进预防干预措施。目前国内外比较成功的预防阻断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采供血监督管理,阻断血源性传播;推广使用安全套,阻断性传播;对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实施安全剖宫产,阻断母婴传播;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药物维持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阻断注射吸毒传播。为此,一要大力推进无偿献血,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二要继续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和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羁押和被监管人员的宣传教育,并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和治疗。三要努力推广行为干预措施,包括推广使用安全套和在吸毒人员中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在娱乐服务场所设立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利用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力争通过4~5年的努力,使推广使用安全套项目覆盖全省。同时,在注射吸毒人员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四要对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实施全过程医学观察和抗病毒治疗,帮助孕妇安全生产,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三是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按照《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我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江苏省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免、减费药物治疗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办法(试行)》。我们将督促各地把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入手,研究提出符合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与实施办法,保证自愿免费咨询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抗病毒药品发放到患者手中。同时,还要努力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从今年12月1日起,省和13个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社会公众全面开展艾滋病自愿免费检测和咨询工作。 四是切实加强防治能力建设。我们将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技术的全员培训,提高专业防治技能。在各省辖市确定一所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改善医疗救治条件,提高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各级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医院等单位的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增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测能力,开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我省艾滋病流行动态和趋势。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如实、及时、规范地报告疫情,并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是开展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开展贯彻落实《条例》的检查,尤其要将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依法保护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各地要邀请人大代表进行执法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条例》,使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当前,全省各地正在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江苏省艾滋病防治条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指导下,进一步扎扎实实做好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两个率先”作出积极的贡献。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