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第四批中国(江苏)援塞抗疫医疗队邀请塞中友好医院塞方院长Dr. Alex B J Kanu作了《塞拉利昂卫生状况介绍》专题讲座。此举旨在拓宽医疗队员的眼野,提高队员援塞抗疫大局观与责任心。
Kanu先生曾在中国医科大学留学8年,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回国后他用自己扎实的知识救助广大的塞国同胞,还积极协调与WHO、国际医疗组织及中国医疗队的合作,在塞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此次讲座,Kanu先生全程熟练使用中文。首先,介绍了塞国卫生体系。塞国卫生部是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最高机构,拥有初级卫生保健、培训、医院与实验室服务、规划与信息、生殖与儿童健康、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与麻风控制、HIV/AIDS预防控制等工作理事会;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金会(UNICEF)等国际组织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友好国家都有着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各方援助资源为百姓谋福祉。首都弗里敦共有13个区,每个区有各自的区域卫生管理部门,承担计划、组织、监测、培训、药物供给等任务;但卫生部门人力资源非常短缺,尤其埃博拉疫情导致部分卫生工作人员死亡,加重了人员短缺现象。目前塞拉利昂HIV/AIDS感染率、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率均较高,人均期望寿命为57岁;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包括:医院供水与供电不能完全保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缺乏、救护车及其他物资缺乏,等等。
讲座完毕,医疗队员就塞国对援塞医疗队的需求方面积极提问,并请Dr. Kanu对我方援塞医疗工作提出有益建议。医疗队员从中认识到,援塞任务不仅仅是专业工作,更是国际性的社会工作;只有了解并尊重塞国社会现状,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塞国政府与民众需求,才有可能使援塞效果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