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3-04-26

发稿:

审稿:

来源:

情系雅安----陈勇短信战地日记

字体 :
分享到 :

2013年4月20日:10点多,收到成都同学的平安短信,感到莫名其妙,难道是很久没联系,想我了。中午打开电视,看到新闻,才知道雅安地震了。下午一点多吃完饭,正洗碗时接到电话,要我赶紧到单位。蹭蹭蹭,赶紧丢下碗走吧。一到单位路过B楼三楼应急办公室,发现里面烟雾缭绕,领导们到了不少。我们单位是禁烟的,平时是没有人敢公然在办公室抽烟的。今天大家这么有闲情逸致,大周末的跑到办公室来吞云吐雾?当然不是,做出这种违反常态的行为还有一个原因:减压。赶紧的吧,别在门口晃悠了,直奔主题:抽人准备去雅安!我的任务是联系各单位报名单过来,当然我们单位是主力。还要收集大家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什么的,还有鞋码、衣服的size等等,因为要给大家准备衣食住行的东东。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嘛。电话好一通打啊,好在大家都有这个应急意识,都没怎么废话解释半天。中间老爸还打电话来问我会不会去,瞧瞧这意识!名单敲定后,晚上去准备物资。40个人份的,10个备份。按队员鞋码、衣服尺寸把鞋子、衣服放到背囊里,贴上名字,这是个人的。还有集体物资:药品、口罩、手套......夜里11点多接到电话通知,明天一早出发,赶紧把东西装车,我们几个队员就先回家收拾东西了。不早了,赶紧洗洗睡吧!

4月21日:昨天忘了定闹钟,早晨差点睡过头。这是不应该的。六点半起床,简单洗一下,打车到厅里。已到了不少人,赶紧换服装。一个简短的送行仪式后便前往机场,十一点一刻的航班。这次享受的是VIP中P的待遇,机场工作人员早就换好登机牌等着我们了。只是托运行李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为方便野外生存,我们携行装备中配备了打火机,过不了安检。不过特事特办,经过协调,顺利通过。阿周一直把我们送到登机口。航班是川航的,得知我们是赶赴灾区的救援队,也给予我们极大方便。排队等候登机的乘客对于我们的突然插队没有一丝怨言,而是对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下午1时15分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原本漫长的等待托运行李的过程,也因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变得异常顺利。在此对他们说声谢谢!与四川省卫生厅对接后,就直接坐上大巴上了成雅高速前往雅安。昨晚就睡了四个小时,路上补了个觉。由于前方很多情况不明,无法确定具体的目的地,路上一直在与前方指挥部联系。道路一直封闭,晚上我们只能在雅安市疾控中心休整,明日再往灾区行进。

4月22日:昨天夜里有两次余震。第一次是晚上十点多,我没感觉到。队友说快跑,我们立马一个箭步往外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二次是夜里三点多,轰隆隆的,好像远处巨大的爆炸传来。我起身准备往外冲,看着旁边呼呼正爽的三个人,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呼声,然后我就......躺下继续睡了。早晨八点半得到可以通行的消息,通往芦山的路没怎么损坏,只是车非常多。目前只允许救护车和油料车通行,大量的物资车辆和工程车被堵在路上。十点多到达芦山县城,与指挥部接上头后,确定我们去的是宝兴县。那里路刚抢通,通讯尚未恢复。羊主任提醒我们那里是血吸虫病疫区,不能接触饮用生水,水源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又在路上补充了些饮用水。芦山到宝兴五十多公里,沿途房屋损毁严重,心中一阵揪心的痛。很多志愿者背着一个背包在求助,对自发前来的志愿者,我一直佩服其勇气和精神,但救人先救己,无吃无喝无衣无住无技术,何谈救援呢?能力提升才是王道!一路上塌方不断,道路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为了减轻靠悬崖侧路面的压力,大家都一起将身体向对侧倾斜。行至距灵关镇大约两公里的地方时,道路又封了。前方发现一辆小客车被埋,生命探测仪显示确定已无生命迹象,公路正在抢通中。晚上十一点,经过近八个小时,十几处塌方,终于抵达宝兴县灵关镇。手机还剩两格电,为了省电,就关机了。然后,搭帐篷,吃方便面,睡觉,凌晨一点。

4月23日:早晨起来在营地旁边一条不太干净的小河里把脸洗了,然后到位于灵关中学的指挥部吃早饭。这里安置了很多受灾群众,一些救援队伍也驻扎在这里。早饭是一碗稀饭,由于今天要进村,我又多要了一碗。下村的午饭是每人一袋饼干,一杯白开水。今天我们的保障车队到了,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他们21日中午就从南京出发,每辆车配了两个司机,保证人歇车不歇。经过三十个多个小时长途跋涉,终于与我们汇合了。车队里有指挥车、消杀车、检测车、水电浴车、宿营车和餐车。应该说装备比五年前的“5.12”那次救援进步了很多,反应速度和机动能力都是极强的。晚上十点左右又发生了频繁的余震。

4月24日: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今天我们分成三个组。两个组负责镇区的环境、食品、饮水消毒。我是第三组,负责到村里。村里受灾还是很严重的,越往上走越严重。有的房子外表看起来没怎么受损,内部已然是一片狼籍。他们现在基本上还是使用震前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涧水。有很多管道受损严重,村民就只有到山上取水下来饮用。在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我们都取了末梢水和水源水回来检测。给他们发放消毒剂,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去紫云的路上遇到了塌方,逼得我们只有回头。今天跑了十个村,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七点了。不过好在四川日落比较晚,天还没黑,倒也没觉得晚。也算天公作美,天黑后才开始下雨。晚上洗了此次入川后的第一次头,刷了第一次牙,洗了第一次脚。当然,是在我认为比较干净的小溪边。

审稿:黄自发 陈昌挺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