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20-02-17

发稿:

审稿:

来源: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

江苏省医疗机构新冠肺炎X射线影像诊断感染防控指南(试行)

字体 :
分享到 :

  江苏疾控提示:

  江苏省医疗机构新冠肺炎X射线影像诊断感染防控指南(试行)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和了解病情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病患分拣、诊断及病情转归观察等环节都需要做放射诊断检查。广大放射影像医务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好疫情防控呢?

  一、基本要求

  1、将放射科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范畴,X射线影像诊断医技人员应经过感染管理培训。

  2、指定专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区域,配置专用DR/CT,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X射线影像诊断。

  3、影像诊断专用工作区域尽可能与其他区域(影像中心读片、报告等)分开,并停用中央空调设备。设备控制室配备必要的消毒用品、工具,便于医技人员及时开展消毒工作。

  4、在指定工作区域进行登记、进入机房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技人员及清洁消毒人员应按照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要求,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二、医技人员防护与消毒要求

  1、医技人员手卫生措施包括明显污染时,可选用70%~75%乙醇或含70%乙醇的免洗手消毒凝胶,或其他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纸巾擦干后消毒。

  2、医技人员脱卸防护衣时尽量不接触污染面。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医技人员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4、医技人员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三、工作场所防护及消毒要求

  1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每曰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有人状态下,可采取自然通风、动力通风(非中央空调系统)或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状态下,根据房间大小,按照1.5W/m3均匀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或移动式紫外线灯,对机房和候诊区等病人较长时间逗留区域每天消毒1~2次,每次1小时以上。

  2.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3.每曰的检查工作结束后,应做地面、墙壁,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表面、相关诊疗用品以及室内空气消毒。

  4.没有可见污染物污染的状况下,按照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物体表面(非责重仪器表面)、地面使用有效氯400mg/L~700mg/L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表面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

  5.有可见污染物污染时,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去除污染物后,再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

  6.X射线影像诊断过程中病人的呕吐物或其他大量的污染物应及时清理消毒。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min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7.病人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铅围脖、铅围裙等)应及时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方可继续使用。

  8.病人接受检查须带□罩和手套。诊断床须使用一次性床单铺设,一人一换;检查完,一次性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要求进行处置。

  9.在隔离病房使用移动DR开展床旁摄影过程中,应对临近病人采取放射防护措施,摄影结束后应对移动X射线机及铅橡胶防护服等用75%乙醇擦拭消毒后方可拿出隔离病房。

  指南详细内容请参考

  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放射诊疗安全监管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0/2/10/art_7337_8967370.html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