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IPV6

2015-03-11

发稿:

审稿:

来源:

五、肺结核患者的管理

字体 :
分享到 :

  1、肺结核病患者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效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是保证肺结核患者得到治愈的最重要保证,各结核病诊治定点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担负着患者管理的主要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 督导患者服用每一次抗结核药物,确保患者做到全疗程规律服药。

  (2) 掌握患者用药后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

  (3) 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掌握痰菌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4) 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责任心,争取痰菌尽早转阴,减少传播。

  (5) 保证不间断的提供抗结核药品。

  2、什么叫“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

     “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也称为“全程督导化疗”,是一种治疗和管理结核患者的现代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化疗期内(一般为68个月),患者每一剂抗结核化疗均在医务人员面视下服用。“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对于患者来说,可以保证在不住院条件下得到规律治疗,提高了治愈率;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减少复发机会。对于家人和社会来说,可以减少传染,从而阻断结核病的传播。所以说接受“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治疗管理是结核患者的一种最佳选择。

      3、目前我国有哪几种患者治疗管理方式?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针对不同的患者主要有以下三种治疗管理方式:

      (1) 全程督导化疗:对于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要求采取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的方式,在治疗全过程中的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的直接观察下进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是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的保证。

      (2) 强化期督导化疗:指在治疗前期的强化期进行督导人员直接面视下的治疗,继续期采用全程管理,大多数涂阴患者可以采取这种管理方式。

      (3) 全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加强宣教,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等综合性管理方法。涂阴患者的继续期治疗和其他患者可采取这种管理方法。

      4、肺结核患者都需要隔离吗?

      肺结核患者是否需要隔离取决于患者是否排菌和有无咳嗽症状,病灶中有无空洞及活动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职业不同区别对待,并非所有的肺结核患者都需要隔离。随着有效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结核菌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均受到明显削弱,对于肺结核患者虽不再要求像过去那样严格隔离了,但排菌肺结核患者如果属于以下情况,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1) 经常与儿童接触的患者,如保育员、小学教师、产科及儿科医务人员、年幼儿童的家长等。

   (2) 与广大群众频繁接触的患者,如服务性行业的职工,街道、厂矿、机关单位的管理人员等。

   (3) 集体居住或集体工作者。

   (4) 未经有效化学治疗的排菌患者。

      这些患者应该立即脱离上述环境,以减少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对他们尽早实施有效的化疗,促使痰菌迅速转阴、传染性消失,也是最有效的隔离措施,即所谓的“药物隔离”。

     5、肺结核的隔离方式有哪些?

   (1) 治愈结核患者是最好的预防,尽早地进行抗结核治疗,也就是所谓的“药物隔离”。因为抗结核化学药物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患者在合理的正规治疗下,使痰菌迅速转阴,失去传染性,这是保证隔离的最有效的方法。

   (2) 住院隔离。符合住院指针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时不仅隔离了传染源,解除了对健康人群的威胁,同时有利于强化方案的实施,尽快地消除传染性。

   (3) 家庭隔离。随着化学疗法的不断完善,肺结核患者在家治疗也能取得与住院治疗同样的效果,而且经济,便于推广,家庭隔离甚为重要。

   (4) 结核病控制机构的隔离。应将成年患者和病儿分开;职工生活区,如家属宿舍、食堂、托儿所等应与门诊和病房分开;工作人员应执行穿隔离衣、戴口罩、工作完毕洗手消毒等制度,禁止穿隔离衣到生活区去;门诊和病房应建立经常性消毒制度,特别是注意做好痰的消毒;家属探望患者要戴口罩。

   6、结核患者需要怎样的家庭居住环境?

      结核患者的卧室,有条件者最好是独居一室,条件不允许者可采用分床睡觉,避免或减少传染。床铺是患者休养的重要场所,要保持整洁、柔软和美观,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

  卧室最好向阳,充足的阳光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振奋,对患者康复大有益处。温暖的环境利于改善心肺功能;室内要通风良好,利于保持空气新鲜,以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微生物的密度;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冬春季节温度为1822℃,夏季1924℃,过高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影响机体散热,使患者情绪不安、出汗和烦躁,过低易诱发感冒。湿度以50%~60%为宜,过高利于细菌繁殖,易致患者呼吸道感染,不利于机体散热使人感到不适,过低则空气干燥,机体散热快而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患者同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建议有条件者室内装备保暖降温设施和温湿度计。室内摆设力求简单、明快,便于清洁。物品放置以患者习惯与取用方便为原则。患者生活用品宜专用,便于消毒处理。

      7、肺结核患者何时可以恢复工作和学习?

      结核病刚发生时,疾病处于进展期,很多病人还具有传染性,此时应暂时停止工作和学习,立即接受正规的治疗。患者何时能否恢复工作或学习,应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从事教育、餐饮、服务业等职业的结核病患者,应当在治愈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

  其他职业的一般传染性患者,经过正规治疗,传染性消失后,身体情况良好时,可恢复合适的工作或学习,但要正规治疗;

   (2) 一般非传染性患者,即痰涂片检查或培养检查未查到结核菌的患者,如一般身体状况许可,没有结核病的中毒症状,可以一边工作或学习,一边积极进行正规治疗。

      总之患者能否恢复工作或学习要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能自作主张。

      8、肺结核患者旅行有哪些规定?

      WHO的《结核病与航空旅行预防与控制指南》规定: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必须在正规治疗2周以后,才能乘坐飞机等公共旅行工具。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不得乘坐飞机等公共旅行工具,除非能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即培养阴性)。WHO的规定表示,痰中排菌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未得到正规治疗前,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公共交通车等交通工具应受到限制,特别是带有空调的密闭交通工具;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未得到彻底治愈前,患者的旅行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9、肺结核患者可以结婚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青年男女恋爱结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肺结核患者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首先,患病男女青年的第一任务是要集中精力,根据医生要求把病治好。其次,正在治疗中的活动性传染性肺结核男女青年,我国婚姻法规定应暂缓结婚,因为可能会使对方受到传染。患者经过规则、全程治疗,一般于治愈半年后结婚是比较恰当的。如果肺结核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病灶范围比较广泛,治疗结束后会有复发的可能性,这就要待病灶稳定之后再观察两年左右方可考虑结婚问题。

      10、学生得了肺结核时应该怎么办?

      学生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应根据县级结核病控制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是否休学;休学的学生可以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参照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办法,按时服药、复查;患病的学生经过规范治疗,完成疗程并取得县级以上结核病控制机构的证明后,可以复学。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