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是第1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及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结核病流行,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自2001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结核病防控新策略和措施,有效遏制了结核病流行势头,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现将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规划实施以来的主要进展
(一)切实加强结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履行政府承诺
省政府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6年先后三次召开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江苏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05年)》和《江苏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2003年4月,省卫生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江苏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05年)〉实施意见》,明确了各市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治疗任务指标、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也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结核病防治规划或规划实施意见,成立了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
加强政府承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级政府加大了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2001年,我省省本级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仅为150万元,地方结防经费投入也只有187万元。到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我省结防专项经费达到2000万元,省财政专项防治经费1000万元,地方投入经费达到1700多万元,全省结防经费总投入达到4700多万元,是2001年的14倍。2001-2007年全省累计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达到1.75亿元,为有效控制结核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完善结核病服务体系,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
一是设立结核病诊治定点单位和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全省确定了99个结核病诊治定点单位, 在738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查痰点,主要目的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规范诊治,落实结核病“两免”政策,通过痰涂片检查积极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二是改善城乡社区结核病防治服务工作。省卫生厅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规定了主要工作任务和考评指标。
三是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增加人力资源。利用中央、省和国际援助项目资金近千万元,为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配备了显微镜、X线机、生物安全柜、通风柜、观片灯等仪器设备,各地充实招录本科生、研究生到结防机构,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
四是加大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培训力度。为全面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在职卫生人员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各类防治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各地也对基层防治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培训,全省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已达100%。
(三)建立健全医防合作的防控机制
2004年省卫生厅下发文件,专门明确了疾控机构、结核病诊治定点单位、非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同年省卫生厅又召开了全省卫生系统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全省卫生系统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2005年省卫生厅、南京市卫生局还召开了南京地区医疗单位结核病防治工作例会,推动了省会城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各地结合实际,均建立了本地区医防合作实施结防规划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四)以病人发现和治疗为重点,落实各项防治政策和措施
我省在实施结防规划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发现、治疗肺结核病患者这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卫生部制定的一系列防治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1、2001年起,全省大力推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以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短程督导治疗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2、2003年起,全省对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结核治疗。
3、2004年1月起,全省实行了肺结核病疫情网络直报,设立肺结核病患者报病奖励。
4、2004年,全省开始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对网络报告肺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动员患者到结核病诊治定点单位就诊和登记管理。实行结核病防治工作定期督导报告制度和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人员发放管理费制度。
5、2005年,开展了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免费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对象从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扩大到所有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包括耐药性、难治性病人)。全省启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对患者病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
6、2006年,开展了全省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重视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督导治疗的管理质量。利用全球基金项目开展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试点工作。
7、2007年,开展了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工作和耐药肺结核预防控制试点工作。
(五)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
2002年,我省利用加拿大国际发展部(CIDA)资金,在苏北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21个经济薄弱县(市、区),实施加拿大国际发展部、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控制项目(CIDA/WHO项目),项目共实施了三年,项目地区扩大到30个县(市、区),覆盖人口达2890万,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6975例。
2006年,我省成功申请了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项目主要目标是降低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项目地区包括苏州市、无锡市9个县(市、区),覆盖人口952万,其中流动人口约330万。
各地充分利用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促进活动,并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支农、三下乡、学校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非典防治、禽流感防治等宣传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成效
(一)全省如期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目标和全球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到2005年,全省如期实现国家规划和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即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保持在100%,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达85%以上。
(二)全面完成国家规划下达的肺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任务。2001—2007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约27.6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4.5万例,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治疗患者约16万例,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11万例。如以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传染10~15人计算,可减少110~160万人感染结核病。
(三)结核病疫情较大幅度下降
2006年全省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282/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7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58/10万,与2000年全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活动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涂阳肺结核三个患病率分别下降了27.9%、63.1%和65.5%。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全省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已从2000年的28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20万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已从2000年的12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6万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