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发稿: 孙翔

审稿: 刘巧

来源: 第二党支部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专题报道:与病毒赛跑的流调“侦察兵”

字体 :
分享到 :

  2022年新年伊始,人们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氛围中,又一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疾控工作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和使命。214日晚接到单位通知,他立即赶赴苏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妻子因工作原因近一年都在海外,家里两个7岁和2岁的孩子只能临时托付岳父岳母代为照看。从二月到四月,从寒冬到初夏,从苏州到连云港,辗转南京再一路直奔上海,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路风尘仆仆,夜以继日,流调溯源,追查病毒,与病毒和时间赛跑,确保对疫情防控实施精准狙击精准防控。

  到了苏州后队员们不分昼夜,对阳性病例开展现场和电话流调相结合,争分夺秒为疫情处置提供线索和依据,只能把家人和孩子的思念默默地放在心里。在苏州紧张的20天不分昼夜疫情防控工作后,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当他们正准备收拾行装回南京与家人团聚,又接到连云港海州区疫情爆发的消息,于是带着收拾好的行李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前往连云港的大巴,高速公路上“南京”的地标也只能擦肩而过了。抵达连云港后立即开始投入流调工作,连续多日的奋战一个个不眠之夜,每天24小时的坚守,收集汇总信息,审核流调报告,综合研判后上报抗疫指挥部,为的是早日控制住疫情,恢复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是对我们辛苦付出的安慰。

  在连云港抗疫半个月,终于等来了病例清零的这天,接到了组织将他派往南京的通知;321日坐上了返回南京的汽车,殊不知等待他是更为严峻的防控任务,从连云港直接抵达栖霞区进行流调工作,就这样在栖霞流调十多天过去了,距离年后这趟外出已经有五十多天没回家了,就在距离隔离结束还剩两天时,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江苏队增援14000名医护人员,亟需流调专家一同前往作为后方保障,确保医护人员安全,孙翔再次义无反顾的报了名;想起与两个儿子约定的回家时间,看着行李箱里面的羽绒服和厚毛衣,看着满大街上T恤短袖,他依然选择了继续战斗,做一名勇敢的逆行者。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性质,疫情之际,我们就如同消防员,如同侦察兵,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就会有我们疾控人的身影。

  44日到达上海,在这里孙翔主要负责援护医疗队新冠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由于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在这开展流调工作不同于以往在省内开展流调工作,省内通常多人分工而作,而在这只能他独自完成病例的整个流调过程,从病例报告,面对面/电话流调、调取录像、环境采样等过程均由孙翔自己独立完成,每天工作至凌晨2-3点,为了防止疫情在队员中传播,他跑遍了江苏援沪医疗队所在的方舱及酒店,做到精准防控,为抗击疫情努力战斗。

  两个多月的流调工作仍在继续,在上海每天除了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外,精神压力也很大,安全防护的这根弦时刻绷紧。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疾控工作者,一名抗疫战士,他深感责任重大,舍一己之安危,守一方之平安。只要疫情早日能得到控制,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面清零目标,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