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发《无锡市生态湿地福寿螺监测技术方案》,设立滨湖区为省级监测点,新吴区、经开区为市级监测点,开展福寿螺分布情况调查、密度监测、宿主感染情况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邀请省寄研所戴洋主任实地讲解监测点调查方法、采样要求、工作规范,演示实验室福寿螺肺检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实验方法。“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宣传福寿螺知识,阅读量2.7万,转发“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公众号随手拍福寿螺活动获市民广泛关注并积极转发。
目前全市各监测点按计划有序开展相关研究,掌握湿地福寿螺种群分布、生态入侵现状、福寿螺和终末宿主携带广州管圆线虫本底及建立福寿螺适宜监测方法,科学提供制定福寿螺管理方案依据。
福寿螺环境适应性强、种群增长率高,食性杂、食量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底栖动物多样性,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寄主,食用福寿螺可能导致以患有嗜酸性脑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广州管圆线虫病。